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因素

2023-12-14 作者:admin   |   浏览(985)

最近遇到了好多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一位250斤的淳朴的农村阿姨给我深刻的印象,内膜癌是有比较明显的风险因素的,比如肥胖。这次就来总结内膜癌的风险因素。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第六大常见癌症,常见于绝经后。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子宫内癌分期标准,早期患者以手术为主,术后根据高危因素评估结果,选择性辅助治疗,而晚期患者为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 或) 化疗(化学药物、激素药物)。

遗传因素

-子宫内膜癌基因组图谱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具有基因遗传特性,但其中大部分由林奇综合征 ( 也称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综合征) 引起,发病率为 3% ~ 5%。

无论子宫内膜癌潜在遗传倾向如何,子宫内膜癌家族史与子宫内膜癌风险显著增加有关,尤其家 族中如果有一个一级亲属在 50 岁之前被诊断为子 宫内膜癌,则后代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为6. 68%; 如果有两个及以上的一级或二级亲属曾被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则后代的患病风险上升至 8. 73%。 因此评估患者病史和家族史,筛查出可疑的子宫内膜癌相关遗传性状携带者并改善遗传性癌的遗传检 测,对由遗传引起的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内分泌代谢相关疾病

肥胖

-超过一半的子宫内膜癌可归因于肥胖,肥胖被认为是子宫内膜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日本的一项前瞻队列研究发现,每增加5个体质指数单位,患I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就会明显增加。研究也显示与正常体重的绝经后女性相比,肥胖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3倍。

高血压

-目前,关于高血压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的临床研究较多。 一项关于高血压与癌症风险的荟萃研究显示,高血压与子宫内膜癌风险可能呈正相关。还有荟萃分析也显示,高血压是子宫内膜癌的一个高风险因素,相对风险增加了61% 。

糖尿病

-子宫内膜癌患者常伴发2型糖尿病。 有研究显示与未合并糖尿病女性相比,合并糖尿病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72%, 提示糖尿病可能增加了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不足或组织利用不足引起的一种减少代谢综合征,是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多囊卵巢综合征

-通常被认为是雌激素依赖性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慢性无排卵, 患者经历持续的雌激素刺激, 导致子宫内膜无法周期性脱落而发生增生改变,而子宫内膜的过度生长与子宫内膜癌的发展关系密切。

他莫昔芬

-他莫昔芬作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抑制乳腺癌的抗雌激素药物,但其长期使用可增加子宫内膜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在女性人群中经常发生,其发生率为 7. 8% ~ 34. 9%。 荟萃分析显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恶变率为2. 73% ;且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恶变率高于绝经前女性,有临床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女性患者恶变率也高于无症状患者。 临床对于绝经后、有临床症状(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常偏厚及肥胖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受到严格监视及治疗,必要时早期进行手术治疗,以避免上述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后期恶变的发生。 床需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来 指导治疗。

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过度增殖性疾病,根据国际最新分类方法,子宫内膜增生可分 为单纯增生、复杂增生及不典型增生。临床应警惕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尤其是子宫内膜活检为复杂性非典型增生、年龄偏大、肥胖及合并糖尿病患者,应早期行癌变筛查,及早进行干预治疗,甚至手术治疗。

基因遗传、内分泌代谢疾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他莫昔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肠道和阴道微生物群失衡等作用因素均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 对于有癌症家族史,尤其是一级家属,可以进行基因检测或经过专业咨询后定期行子宫内膜活检,必要时行预防性手术;对于体质指数偏高、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高危女性,建议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少食甜食和多运动, 降低因上述因素引起的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


参考资料

标签: